顯示具有 遠距醫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遠距醫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2月22日 星期五

Google微軟 線上健康開戰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4229829.shtml

評論:
Google終於又出手了
這一次瞄準的是健康產業
而且這一次的model獲利模式還不錯
讓我們靜觀其變吧


Google微軟 線上健康開戰
【聯合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08.02.23 02:52 am

Google經過兩年醞釀,廿一日終於推出其線上個人健康紀錄服務,和去年十月先推出類似服務的微軟別苗頭。
Google選中俄亥俄州有八十七年歷史的「克利夫蘭診所」合作,由克利夫蘭診所徵求一萬病人將個人醫療健康紀錄存入「Google健康」(Google Health)網站。
Google Health的宗旨是使病人能使用網路有效、保密地和藥局、健康照護機構分享他們個人的健康資訊。
Google主管健康業務的副總裁馬莉莎‧麥爾表示:「我們認為病人應該能夠方便地接觸和管理他們自己的健康醫療資訊。」
Google認為跨足健康紀錄管理領域是合理的進展,因為已有無數人透過Google搜尋疾病和治療的資訊。
克利夫蘭診所執行長戈斯戈洛夫表示,透過Google Health,病人可以安全地把他們吃什麼處方藥、有什麼過敏症、有什麼疾病等資訊,和提供醫療照護者彼此流通。
病人如果改看別的醫師,或改變醫療保險公司,有了線上個人健康紀錄,也方便調閱,供新醫師或保險公司了解個人的過去和當前健康情況。
Google Health必須有用戶的個人通關密碼才能打開使用。在Google之前,微軟已在去年十月推出「健康保險箱」(Health Vault),也要個人密碼才能開啟使用。
另外看中線上個人健康服務錢景的是「美國線上」(AOL)共同創辦人凱斯,他正在贊助「革命健康公司」 (Revolution Health)推出一套類似的計畫。
【2008/02/23 聯合報】@ http://udn.com/

2007年9月17日 星期一

美麗新世界! 全新的藍海?

(以前弄的剪貼, 簡單看一看就好)

美麗新世界!
全新的藍海?

請先看兩則新聞
第一則【2007/01/29 經濟日報】
英特爾:健康照護 下波科技創新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道瓊社達弗斯二十八日電 2007/01/29

英特爾執行長貝瑞特(Craig Barrett)27日在瑞士達弗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說,下一波科技創新將發生在健康照護產業與新興市場。先進的健康照護資訊管理系統已達到應用階段,而資訊科技大廠正積極把個人電腦與快速上網引進新興市場,很快就會開花結果。
貝瑞特指出,科技將協助民眾追蹤醫療紀錄,讓人們充分了解自己的健康情形,不致等到病入膏肓時才就醫。他說:「這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可能發生的狀況。」但貝瑞特也承認,各種健康照護網路與體系不見得一致。
貝瑞特認為,科技創新最立即的影響可能是醫療紀錄現代化。「你一走進醫生的診察室,就會看到整牆的病歷檔案櫃。」這些檔案可以很容易地數位化,成為便於攜帶的資料,未來只要一個USB快閃碟就可以把個人的醫療病史帶著走。
與世界經濟論壇將科技果實帶到開發中國家的宗旨相符,英特爾計劃2011年以前在中國大陸、印度、埃及、拉丁美洲、沙烏地阿拉伯與南非訓練470萬名教師,並捐出3.6萬台可上網的電腦,給巴西、智利、中國大陸、印度與南非等國的教育主管相關。
【2007/01/2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第二則【天下雜誌352期】
遠距醫療 送醫師到你家
相信嗎?高科技的進步幫人們把醫生護士從醫院請到了身邊,透過愈來愈發達的遠距醫療技術,人類的健康正受到更聰明的保護。
‧作者:謝明玲‧線上作家 2006/08/25
時光快轉五年,智慧家庭裡的醫療長什麼樣子?
手錶、手機變成隨身監測的小護士;會笑會說話的照護型機器人成為居家良伴;嵌入GPS、RFID的柺杖、手套,讓人在哪裡、做什麼、有沒有危險,遠方一目了然。
包含遠距醫療、居家照護、遠距會診等的遠距醫療服務是銀髮社會健康的創意模式,也是發展趨勢。
工研院年初新成立的醫療器材研究中心喊出「Bring hospital devices to distribute care」(把醫療資源帶回家),點出未來趨勢,就是要「在家看醫生」。
遠距居家照護服務更是二○○八國家發展重點計劃中明列的新興服務產業,預計到二○一○年,台灣市場規模會達七十億元。在未來醫療預想圖裡,高科技扮演起醫院和家庭的橋樑,把醫療與患者拉近、把過程變簡便安全。
請醫生隨侍在側
藍芽、無線介面、紅外線等傳輸技術,把護士醫生請在身邊。
面積一萬六千平方公里,卻沒有任何開業醫師的花蓮豐濱鄉,拜無線寬頻環境的鋪設完成之賜,也開始受惠於遠距醫療。
現在,署立醫院的醫生一週一次,可以遠距連結到健保資料庫、同步更新病歷,還能「隔空抓藥」,解決部份村落每次看病都要花上三十分鐘以上車程的不便。
五月飛利浦在美國上市的Motiva,能讓量好的體重血壓的數據透過藍芽,經過電視的介面,把資料傳回醫院中央護士站。護士可以傳回健康提醒,或者自動播放健康教學錄影帶。
德國全力投入eHealth的手機廠Vitaphone,則推出一個「心電圖手機」,透過心臟上的傳感器,手機能將心電圖數據即時傳回二十四小時都有專責醫師值班的醫療中心,一有狀況,馬上可以應變。科技弭平了時空差距,讓診間延伸、資源串連共享。
個人醫療,量身打造
「個人化絕對是未來模式,」南開技術學院醫療器材研究發展中心研究員柯錫卿說,儘管還有隱私問題的考量,科技讓醫療資訊帶著走的構想,能提升病人安全,也減少醫療浪費。
飛利浦正在開發利用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通訊)的技術,可以把含有個人資料的晶片卡嵌入手機,輕觸讀卡機就可以在家掛號領藥付帳;甚至藥盒上也附有NFC,輕點藥盒,就知道是不是吃對了藥,或是不是吃對了時間。
智慧卡的構想,除了把了電子病歷、保險資料、身分證明放進去外,英國《衛報》在今年初也報導,以色列科學家甚至嘗試把基因資料存入這類卡片中,讓醫生能根據基因下判斷,用藥更安全精準。
生理到心理面面俱到
除了生理訊號的監測,未來遠距醫療還要關懷病人的心理感受。
工研院《生技與醫療器材》前年就報導,未來遠距監測可以從血壓、血糖等生理監控,進展到憂鬱症、躁鬱症等心理層面。
而日前元智大學也推出「溝通機器人」,只要透過ADSL,就能遠端操作。機器人身上除了有麥克風、攝影機,還加入人際溝通的元素:如表情、手勢等。除了可以拿藥取水,現在還照顧到老人的心理層面,讓不在家的子女也能有如隨侍在側一般。
台灣目前「只聞樓梯響」
儘管科技勾勒出美麗的未來醫療藍圖,但在台灣要完美實現,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最大的問題在於不成熟的市場。柯錫卿表示,和日本、美國等已經成熟的市場比較,台灣預估還要五年才會真正走入老人世代,社會上還感受不到遠距醫療的需求。
加上台灣醫院密度高,看病方便,在城市地區,對不會使用科技介面的老年人來說,去醫院掛號,比使用遠距醫療器材要來得方便。
客觀上,也缺乏法規環境的配合。如台灣保險並不給付遠距醫療,消費者缺乏使用服務的動機,就是一個關鍵。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研究經理趙蘭英表示,去年他們曾對老人做過焦點訪談,老人們可接受購買遠距醫療服務的費用,平均是每個月一百五十元;而像七月中華電信推出的「氣喘手機」,能透過手機上傳患者的健康資料,並做評估報告和健康資訊提供,剛推出時,一個月就要五九○元的花費。
「目前不能以營利為目的,」中華電信行動通信分公司協理陳長榮坦白地說,後來考量氣喘患者的付費能力和意願,調整為一個月二九九元。他說,從可實現的小服務開始,現在重要的是逐步建立市場對遠距照護價值的認知。
【本文轉載自《天下雜誌352期》】
由上面這兩則新聞可以得知「無線科技」加上「醫療」是大家看好的趨勢,可以創造出全新的產業和領域,但目前這塊大餅卻是看得到吃不到,為什麼,因為是一塊全新的餅,沒有人知道到底要怎麼做(科技業有理想但無法落實,醫療界有實戰經驗但無技術)。所以要搶在前面趕快開始做,因為贏家全拿,後到者只能分餅屑。

24小時行動醫院

(五年前弄的提案, 現在看起來機會應該是更大才對)

創意靈感來源
近期因為家中年老的長輩患有心臟方面的疾病,曾有過短暫休克的驚險時刻,幸虧當時有人在長輩身邊,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若家中沒有其他人陪同,那麼,該如何是好?社會結構改變,負擔生計的一代白天都在上班,家中並不會有多餘的人留下照顧年老的長輩。如果年老長輩不甚發生意外,若沒有立刻發現,就會錯失黃金救援時機。
何況,台灣的人力成本高,請一位24小時全天守護的看護花費相當可觀,並不是一般家庭負擔的起得。而手機是人們最常隨身攜帶的電子用品,如果讓手機進行看護的動作,是否可以省下一筆可觀的開銷費用?以及緩和上班族邊上班邊掛念家中情況的雙重負擔。
綜合以上想法,融合手機這個元素,便可產生嶄新的附加服務---24小時行動醫院!讓在外上班打拼的上班族隨時掌握家中年老長輩的身體情況。

24小時行動醫院
商品服務說明
產品服務流程
  將可以感測心跳、血壓以及體溫內建藍芽的感測護套套到被觀測者的手腕,感測護套會和被觀測者的手機藉由藍芽連結,所以會自動將感應到的數據結果傳送至被觀測者的手機上。
  數據將可以直接從觀測者手機上進行查看,以了解觀測者目前的身體狀況。而到達一定時間後,手機將會自動將數據上傳至網站,提供數據的建立以及儲存。也方便使得在外工作者可以上網瀏覽網站鍵入ID和密碼,進行觀測者身體狀況的查看,而不需一定得經由觀測者的手機,同理觀測者也可以藉由上網了解歷來自身身體的健康狀況。
  如果發現異樣,像是觀測者的心跳和血壓停止,則手機將自行撥打電話向119求助,而且可以藉由手機發送電波和基地台連結的特性,進行病發觀測者地點的確認。如果感測護套測得被觀測者的血壓一直上升,便會自動提醒被觀測者服用降血壓藥物。
從提供服務的公司網站上可以下載軟體,且該軟體可以在網頁上提供修改,使軟體具有變化的彈性,讓軟體可以因應每個被觀測者大致上的個別需求。並將軟體存入手機,使手機成為一個應用平台。像是心臟病患者和高血壓患者的需求可以做大略的區分,然後可以輸入被觀測者個人的生活習慣,諸如幾點到幾點習慣從事運動,或是幾點到幾點之間要按時服用藥物,都可以藉由網站上的進行修改以便符合被觀測者的需求。
最後將建立防呆措施。像是:若體溫瞬間降低,且心跳亦瞬間停止,將自動判定為被觀測者暫時性的將感測護套移除。如果移除時間過長,手機將會發出聲響,提醒被觀測者套回護套進行持續的看護。
爾後被觀測者就醫時,醫師將可依照感測護套為被觀測者每天所紀錄的血壓、心跳以及體溫作一詳細的研判,以增加醫師診斷的準確度。而醫師更可於問診之際,進入提供服務的公司網頁,直接修改患者的服藥時程,讓手機在特定時間提醒患者服用藥物,讓24小時行動醫院真正成為健康行動的守護者。

狀況判定大綱 心跳, 血壓, 體溫
判定狀況
狀況一 消失, 消失, 消失 => 貼片拆除
狀況二 消失, 消失, 保持原狀 => 休克
狀況三 急促, 過高, 保持原狀 => 病發

服務流程圖

無線網路連結一覽表
市場需求/商品化分析
  產品主要對象為老年人,以因應心臟病和高血壓等會造成突發猝死的疾病。(十大死因中,腦血管疾病為第二位、心臟疾病為第三位。) 
而台灣也逐漸成為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增多,看護的數量卻不一定能夠跟著一起提升,所以本項產品和服務將能有效的舒緩這醫療缺口。最主要的是,這項產品的後端服務並不需要老年人自己親自進行。年長一輩的人,通常對電器較不熟悉,而這項產品對於觀測者只需將其貼上即可,後端的監控可以直接讓在外工作的孩子們進行,要若想要從是簡略的瀏覽也可以直接從手機上進行。之後前往醫院進行診療時,亦可提供給醫生作為一個診療紀錄的參考依據。

加值服務研發的技術分析
  感測護套的小型化,輕量化以及電池使用壽命延長
  因為目前市面上並沒有藉由藍芽傳輸的血壓器,但是血壓器這方面的技術已相當成熟,所以在進入量產上並不會有多大的進入障礙,在電池方面將用鈕釦型電池,以避免充電的時間等待。或者使用兩個以上的充電電池,做為交替使用,讓被觀測者可以隨時受到24小時的隨身看護。

藍芽技術
  判定程式的撰寫以及下載
  網站資源的提供
  因為資料是固定時間更新上傳,一天之內可能就會收到相當多筆的資料,背後的服務端需要夠強的資訊系統技術,以因應較多的資料處理。

對於使用者:
1.可以防止病發卻又無人求助的狀況。
2.提醒使用者按時吃藥。
3.建立自身的歷史身體紀錄,讓自己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對於醫生:
1.可以觀看患者每日的身體狀況,可以更準確的作出診斷
2.不用因患者是否有確實服用藥物而擔憂。
3.對於有高危險性需長期監控,卻又不適合或暫不需要到住院者,可給於充分之掌握。

對於在外工作的上班族:
1.不用擔心家中年老長輩無人照顧。
2.可以了解家中年老長輩的目前身體狀況。

假設說明
案例一:老人家24小時不間斷的守護
家中的老人家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行動越來越不方便,身體各方面的機能也日益惡化,突如其來的跌倒骨折、腦中風、心肌梗塞…等,更是讓人擔心不已,如同保全業者對金融機構或建築物的24小時不間斷的保全,透過手機我們也希望對老人家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守護,我們可以監測老人家的生命徵象,如同血壓有突然升高時,可能要擔心腦中風,心跳如然加快時,可能是跌倒或遭遇其他重大問題,血壓突然降低時,可能是心肌梗塞發作,當有異常發生,透過電腦和醫療集團聯繫,啟動急救網,以救護車送往醫院,在第一時間搶救生命。透過嚴密的監控,可以更佳保障老人家的健康,讓年輕人可以放心在外工作。傳統上只能請看護或外佣,但看護可能要花很多錢,而外傭可能難以和老人家溝通,但透過行動通訊,可以補足這些缺失,並以每個人都可以負擔的費用,讓老人家的健康獲得全方面的守護。

案例二:高血壓,心臟病之患者
現今狀況
A奶奶是一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及輕度帕金森司症的患者。平常因為孩子們都出門在外工作所以白天並不會有人在家照顧A奶奶。A奶奶平日要服用相當多種藥物來控制病情,但是因為患有輕度帕金森司症的關係,所以孩子們都要在固定的時間打電話回家提醒A奶奶按時吃藥。某日,孩子們在工作上實在是太忙了,忘記通知A奶奶服用藥物時間。結果,很遺憾的是,A奶奶因為忘記服用藥物,高血壓發作,而不幸過世。

使用了24小時行動醫院
A奶奶的孩子們替A奶奶使用了24小時行動醫院的服務,因為24小時行動醫院會自動的定時告知A奶奶服用藥物時間,所以在外工作的孩子們就不用每天按時打電話給A奶奶,而孩子們只要在有空閒時間,瀏覽提供服務的公司網站就可以知道A奶奶今天的身體健康狀況。倘若A奶奶真的忘記服用藥物而導致高血壓發作,24小時行動醫院會偵測到不正常的血壓衝高,會先提醒A奶奶進行藥物控制。如果情況並未獲得任何改善,甚至A奶奶的心跳停止,但體溫並未有讓任何明顯的異常變化,24小時行動醫院將會自動的撥打119進行緊急救護,並通知在外工作的孩子們趕回家中。

案例三:小孩無微不至的照顧
小孩子體弱多病,特別在秋冬之際,常常容易感冒,突如其來的生病,可能臨時找不到人來照顧,因為家中的大人都要上班,當然若是病情嚴重的話,可能要住院治療,但病情輕微時,雖然到診所看過醫師,也拿了藥,但是放小孩一個人在家休息,可能很多家長放心不下,但手邊的工作又無法突然間停下來,這時透過手機,可以完整追蹤小孩的體溫、心跳,隨時有任何狀況,家長都可以一手掌握,如果有任何情況不對,可以透過線上和醫師聯絡,一旦醫師覺得有需要,諸如感冒惡化成肺炎或腦膜炎,還是一些特殊的狀況或疾病,就啟動緊急救護系統,把小孩送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治療。

案例四:肺結核病之患者
肺結核病在今日台灣仍有一定的盛行率,主要問題是因為不同於一般的肺炎,只要服用兩個禮拜的抗生素即可,一旦確定有肺結核,最少要連續服用達六個月的抗生素,這些病人因為情形都還不錯,大部分都不需住院,只要按時回醫院門診追蹤拿藥即可,但是六個月的服藥期很長,尤其到後期常常會忘了服藥,結果沒有完整吃完六個月,往往會造成肺結核病的再發,而且再發的結核病往往會對先前已經使用過的抗生素有抗藥性,造成更嚴重的肺結核病,以致於更難根治。因此肺結核病人的確實服藥,是治療好肺結核病的不二法門。
我們可以透過手機的監控,在病人服藥的時間,定時送出簡訊或語音,提醒病人不要忘記吃藥,如果病人有照相手機,甚至在未來視訊傳送的技術進步後,可以要求病人每次都要拍下拍照的畫面,因此可以確實掌握病人藥物服用的情形。透過手機的的監控,可以完美達到DOTS策略,DOTS策略乃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了提昇結核病的防治績效,同時也為了解決抗藥性的問題,保護重要的結核藥物,建議各國推行DOTS策略(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 course,臺灣譯作都治)(以上有關DOTS的資料摘自衛生署疾病管制局,http://www.cdc.gov.tw)

結論
除了上述幾個例子之外,結合了無線終端設備,可以提供出許多傳統大醫院或小診所無法做到,但卻又是非常需要的服務。因此一年365天永無間斷的24小時行動醫院,可以在傳統醫療服務以外,滿足社會大眾對生命健康更周詳且更親切的完善服務。

遠距醫療網路未來努力重點

遠距醫療網路未來努力重點
【經濟日報╱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
2007.09.17 04:32 am

前行政院副院長、台懋生技董事長蔡英文昨(16)日指出,生技及通訊兩大重要項目,是台灣產業的未來,尤其是醫療通訊項目若能做出成績,未來很多病人就可在家裡獲得醫療服務,將有效解決社會福利問題。
台懋公司與行政院開發基金合資設立宇昌公司,準備投入台灣的生技產業。蔡英文表示,透過通訊技術建立的遠距醫療網路,是目前台灣最需要努力的重點。尤其是遠距醫療照護和福利體系有關,若老人在家就能獲得良好的醫療照護,將可省下許多政府資源。
蔡英文認為,台灣資訊產業有很強的競爭力,許多靠大量生產、壓低成本的公司都已外移到中國大陸,台灣現有的強項是開發少量多樣性的產品,生技醫療項目是資訊廠商可以努力的方向。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也是宇昌生技公司的顧問,蔡英文透露,張忠謀過去主要貢獻在晶圓代工,未來人類也需要透過植入式的晶片,以偵測身體內的狀況,因此資訊產業對醫療應用會很大,他才願意加入生技公司行列。
蔡英文說明,以往國內的醫師從來不和工程師及生醫專家接觸,因此他們無法提供醫生的需求,她期待醫師界能站出來,讓他們研發出所需要的醫材及照護產品。
【2007/09/17 經濟日報】